公司新闻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噪声计」「直读粉尘仪」海口治水对症下药

时间:2020-09-09   访问量:

 「噪声计」「直读粉尘仪」

海口治水对症下药

●海口正利用不同技术开展水体净化试点工作,以消除白沙河盲肠河段黑臭现象,为在面源整治、截污、清淤及补水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净化等新技术进行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海南省一直以良好的自然环境闻名,然而,近段时间以来,临海而居的海口市却面临水环境治理难题。
 
近日,环境保护部华南督查中心督查组“问诊”海口市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时,针对海口水环境专门指出:海口老城区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滞后,主城区管网破损老化严重,加剧内河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存安全隐患。
 
海口市市长倪强当场表态,将认真对照督查反馈的内容和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逐条梳理并研究落实。
 
记者从海口市环保局获悉,加强内河水域环境整治,早就引起海口市委市政府重视。早在今年3月,海口已出台《海口市水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5~2017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海口将用3年左右时间,加强水域环境秩序监管,减少中心城区黑臭河渠的数量和区域。目前,海口正在完善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利用生物技术净化水体,保护水源地等方面进行多项工作。
 
完善管网是污水处理工作基础
 
多个截流并网工程正在同步实施,至2017年实现中心城区和各镇污水 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60%,将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污水不入管道、直排沟、湖、河是海口地表水污染的直接原因。“海口市主城区管网建设较早,使用至今破损渗漏点位较多。城市污水管网不完善、污水收集率偏低等引发的内河污染问题突出,龙华区的电力沟、美兰区的白沙河和鸭尾溪以及美舍河均存在黑臭情况”,环境保护部华南督查中心副主任韩保新近日直言不讳。
 
《工作方案》明确要求,至2017年实现中心城区和各镇(墟)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60%。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口多个截流并网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同步实施。
 
近日,记者在新港新外滩污水截流并网工程、电力村30米明沟截污工程现场看到,这两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据工程现场负责人介绍,红城湖雨水排出口段改造工程、海关沟三孔涵截流改造工程、琼州大道和高登路口处美舍河污水干管上下游贯通工程、白沙河鸭尾溪污水截流并网工程、白沙河水体整治(一期)河道明渠工程等已按时完工,开始使用。
 
据了解,东西湖和大同沟污水管道分流工程、美舍河现状排污口截流工程、龙昆南路污水管道修复工程、板桥溪污水应急截流工程、沙坡水库水环境整治工程等项目,目前正进行前期准备。
 
海口市环保局数据显示,海口积极实施污水截流并网、中心城区水网动力等工程,已相继完成334个排污口截流并网。
 
从海口市水务局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口市已建成8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8.7万吨/天;敷设污水收集管道628千米,合流排水管道123千米;建设污水提升泵站11座。目前,海口的污水主干管、次干管及支管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可保证城区绝大部分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基本解决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水体的问题。
 
此外,海口还将逐步实现雨污分流。由于历史原因,海口雨污不分、通排入海,不仅不利于雨水的综合利用和环保,也给污水处理出了大难题。
 
对此,海口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雨污分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分别来自滨海大道(海港路—疏港泵站)、滨海大道(疏港泵站—龙华路)、长堤路、海甸岛及府城片区5个排水系统,今后将要分系统立项,分别组织、逐步实施雨污分流。
 
“水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是紧紧围绕‘管理优先、源头治理、功能补齐、谨慎投资’的原则展开,通过强化面源(点源)污染控制、截污、补水、河道整治等综合措施,努力使近年来成为群众投诉热点的水环境得到改善。”他说。
 
生物净化技术助力水体修复
 
植物生态法通过水生植物吸附水体中生物性和非生物性悬浮物质, 固定营养物质,净化水质;直接净化法是把河道、湖泊当作天然的接 触氧化处理池,将生物填料等直接置于河湖中
 
海口中心城区的美舍河、“四沟四湖”、电力村30米排洪沟、龙珠湾等主要沟河湖是海口城市排水的主力军,也是城市地表水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重点监测对象。
 
海口市根据各水体的截污进展,有计划地对这些水体实施清淤,恢复其固有的容量。目前美舍河清淤及干化固结示范工程正在办理环评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负责人介绍,养护所不断加强养护、巡检、抢修工作,近期共清理下水道累计388公里,清理下水道窨井累计2.66万座,清理淤泥1832立方米。
 
在传统的对沟、河、湖清淤“扩容”基础上,记者还发现了一种生物治理水环境污染的新方式。近日在海甸岛白沙河段,上海水生环境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水底种植水葱等植物。
 
“利用水生植物,可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达到以环保的手段实现水体净化目标。”据公司海南项目负责人王敏介绍,海口正利用不同技术开展水体净化试点工作,以消除白沙河盲肠河段黑臭现象,为下一阶段在面源整治、截污、清淤及补水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净化等新技术进行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记者了解到,水体净化关键在于技术选择。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景观效果要求的提高,封闭水体污染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也出现了多种治理工艺。在封闭水域净化治理的实际应用中,水体原位净化技术的植物生态法、直接净化法两种方法具有不占用场地的优点,从而得到广泛应用。
 
据了解,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路线是在实验段构建生物基网、种植耐盐挺水植物拦截带和耐盐沉水植物群,利用水生植物吸附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王敏介绍说,现在承担“植物生态法”试点工作,这一技术是在水体中构建沉水和挺水的水生植物净水系统,通过水生植物吸附水体中生物性和非生物性悬浮物质,固定水体和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水体溶解氧,抑制藻类生长。
 
据了解,技术摒弃了将水抽到岸上处理后再流回的“间接净化”的传统模式,借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生化(微生物净化)原理,在水体内培养庞大的微生物种群,让微生物吃掉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封闭死水自身循环流动变成活水,实现了曝气充氧、微生物净化两大基本功能,从而净化水体。
 
海口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试点工作完成后将组织评估,确定这一技术可行后将逐步推广。目前,试点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市县联动加强饮用水源地监管
 
海口建成了龙塘饮用水源地、南渡江铁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并强化 对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
 
饮水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是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一环。《工作方案》要求强化对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监管和执法,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海口市据此把整治水源地周边环境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市民喝上放心水。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强合作、共同监管,海口联合定安县、澄迈县等开展了南渡江流域生态环境调查,对南渡江流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施联防联控。同时,为将水源地保护落到实处,海口建成了龙塘饮用水源地、南渡江铁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并强化对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
 
今年以来,市区水务、城管等部门已拆除龙塘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物3宗,查处个体餐饮店8家;拆除永庄水库上游汇水区域违法建筑1.455万平方米。
 
海口还积极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土地征为国有工作,目前,永庄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土地征用工作已全部完成,龙塘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已完成48%的征地工作,正在加紧推进过程中。
 
海口市环保局数据显示,为强化水源地保护的执法监管,2014年拆除永庄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17家企业和主城区49家养殖场,整治89家餐饮单位和219家洗车服务单位,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噪声计」「直读粉尘仪」

上一篇:「进口在线粉尘仪」「环境粉尘仪」北京下半年严查外地无证进京车 加大环保检查力度

下一篇:「在线式粉尘仪」「便携粉尘仪」临沂焚烧秸秆引发雾霾

返回顶部